STEAM結合傳統中華文化 體現跨科趣味學習

STEAM教育近年越來越普及,不少學校銳意設計具質素的課程,以培養學生跨學科知識的學習能力,並啟發學生創意、協作、邏輯解難等共通能力。去年的《施政報告》中,政府提到將於中小學階段大力推行STEAM教育,並以普及化、趣味化、多元化的方式在課程中加入更多創科學習元素。學校又如何從中創新、實踐有趣的教學?聖公會主風小學就嘗試統整及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及價值觀教育,建構特色校本STEAM課程,讓學生有趣地學習跨科知識及認識中華文化。

揉合中華文化的學習活動

學校於上學年先以拔尖模式特設「STEAM種子小組」,其中一個活動就是「端午節龍舟競賽STEAM活動」,以端午節的節慶文化為切入點,透過跨學科活動配合價值觀教育,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。活動先以中國傳統故事作情景導入,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、龍舟競賽的傳統文化;而STEAM部分則結合設計思維,讓學生動手創作龍舟的船身設計,及以Micro:bit進行遙控程式編程來製作龍舟杖模擬器。最後配合音樂科節奏和演奏教學,模仿龍舟競賽的情境。該校STEAM教育主任暨常識科科主席伍展鴻老師指,課程當中滲透中華文化及價值觀,期望學生能透過活動對中華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及理解。


(受訪教師,右:伍展鴻老師。)

提倡「動手做」的探究式學習

伍主任指,教學上也希望能夠鼓勵學生透過動手做、反覆試驗(Trial and Error),從中應用所學的跨科知識、豐富解難技能,並把STEAM學習套用到真實生活的情境,強化學習與生活的關連,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。

除了拔尖活動,學校於下學年設全級性跨學科STEAM活動,以動手做策略鼓勵學生投入參與探究式學習。例如所有五年級學生參與「中華橋王」的造橋活動,圍繞活動主題並結合中文、數學、科學及視藝科的跨科知識。首先,學生於中文課學習中國傳統建橋智慧及中國四大橋等知識,再於常識科嘗試如何運用木材製作迷你石拱橋,過程不會使用任何膠水、膠紙等物資組合。


(學生先於課室進行測試活動,運用創意自行動手製作。)

之後,再進行實踐搭橋活動,學生改為使用木方建造一條兩米的堅固橋樑,過程中既要運用數學知識量度橋的高度、長度,又需要設計及測試橋的負重量。伍主任提到,學生先以十人一組進行分工合作,過程十分考驗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,他們需要互相配合、溝通協調來解決問題,甚至可能需要拆卸重新組裝。活動過程中,專注訓練學生的高階設計思維技巧,讓學生突破課本知識學習,從「動手做」活動中實踐。


(透過分組合作,學生們成功合作搭建木橋。)

此外,學校也會推動不同其他活動來配合STEAM課程,包括:舉辦跨學科主題學習日,透過進行小實驗活動來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;配合常規課程,常識科每年都會進行STEAM的課題教學,與學生以半開放式的研習活動模式,由學生自行設計應對生活難題的產品。學生通過嘗試、投入學習,進行跨學科學習。

聖公會主風小學致力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與科技的興趣和能力,設計出結合傳統中華文化價值觀的課程,實踐跨科學習,裝備學生21世紀技能的同時,也積極回應STEAM教育的大趨勢。作為教育界年度盛事,「學與教博覽2023」涵蓋熱門教育議題及最新教育趨勢,博覽現正徵求稿件,招募資深教育學者參加分享灼見,教師亦可以遞交稿件,與教育同儕分享您的寶貴教學心得和經驗。